【在澳門生活的我們對未來沒有安全感,擔心生活素質變差,害怕將來晚境淒涼,說到底,大家都是在為錢憂愁。】 |
早前在澳門日報中看到一篇專欄,作者說出現在澳門人在澳門生活的辛酸,就是因為城市的繁榮,而使得普遍的基層市民每日也為生活而憂慮:『昔日澳門人生活簡樸,也會相信多勞多得,甚至多做兼職,憑著個人的努力可以克服很多問題。可是現在不少大機構都有完善的賺錢制度,不少基層職位工時長,薪金不高,多勞未必能多得,而澳門正因為樓價高、租金貴、遊客多,本身又欠缺資源,一切都靠進口,所以毫無疑問已變成高消費城市。坐享其成的商家也許很喜歡這樣的狀況,但打工階層多少都會感到吃力和不安。』
在澳門這個表面繁榮內裡腐敗的城市生活,大部分人也會選擇默不作聲,每日只懂埋頭苦幹地為生活而工作。然而對於那些剛畢業投身社會的年青人們,初時還會懷著一腔熱誠,朝著理想邁進,但後來卻發現就算不停工作、不斷 OT 都可能只能勉強維持生計,與通脹抗衡,更莫論想置業安居、結婚生育的就真的是不知何年何月才可得嘗所願!而那些已有一定工作年資、還有家室的人士,對於他們大多數都已經習慣面對社會上機構上的各種不公平,勿論要他們 OT 工作(無補薪),甚至乎每年只是象徵式加幾百蚊人工(那究竟是施捨?還是侮辱?),但對於那些有家庭需要照顧的中年人士,他們明白只要有份安穩的工作及每月定期的薪酬,可讓他們抵過租金、捱過生活,給家人生活無憂,再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辭職。
以上令人憂慮的都只是屬於普遍組群,但原來在澳門小城中還有部分有隱性疾患或患有情緒病的人,他們表面上一般都沒有明顯病徵,就與正常人無誤,對於他們的工作能力更不會受到影響,而且他們往往都同樣受過高等教育,同大部分年青人一樣都是有學士或更高的學歷背景。但在澳門普遍各大小機構中,他們對於聘用這些患有隱疾的人都會存在偏見,他們普遍認為既然用同一價錢寧願聘請一個正常健康的人可以真正幫到公司,再不也可聘用外勞。因此對僱主對機構來說實在有太多的選擇,但是對於這些患有隱疾、有情緒病的人們,他們的選擇真的不多,就算他們努力完成一個又一個學位,也是難以給人接納;所以如果說正常人也是在憂慮中過活,那患有隱疾的人就比他們過得更憂慮。
澳門政府又為他們做過什麼?
上星期澳門政府又再宣佈來年的施政報告,每年當特首發佈施政報告後,在各酒樓食市茶餘飯後都不時會聽到有人們在討論來年又會派幾錢、又有多少醫療津貼、又有多少教育資助、公積金、老人金又有多少等。然而大部分市民他們最關注的都只是“錢”,那亦無可厚非的事,在澳門最令大部分人擔憂的都是生活質素逐漸下降,害怕晚境淒涼,變得沒有安全感,而能令市民得以安心的就是錢。但最諷刺的是愈關心政府會派多少錢的人,他們其實最不擔憂自己的生活,有的還可以說是富裕的;而真正憂慮生活的人他們反而顯得不緊張,只因他們覺得就算派幾多也不能令生活無憂、抵抗通脹。
但就是澳門每年的派錢行動,而間接使市民變得市儈,親戚朋友間平常聚在一起時的話題也離不開錢,我們這個社會的氛圍整天都在談錢,事無大小都涉及購買行為,親友之間有時也會用錢多錢少來評論他人,有時更會忽視了一些有著高學歷而薪酬不高的人,形成一種沒有錢便不值得被關懷與親近的錯覺。
澳門這個城市其實是相當落後,每年真的只懂派錢。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規專為有需要人士作心理輔導、情緒舒援的機構或部門,以致有需要人士只能到一些社區中心找社工幫忙,再不就直接上山頂精神科,就算你辛辛苦苦完成了心理學的專業學位,卻發現原來澳門教育與實際需求還未能接軌。其次就是澳門的交通問題,今年那條港珠澳大橋已經落成及通車,但是澳門那條輕軌到現在還沒有通車的跡象,在大量外來車輛擁入而得不到及時疏通,以導致北區及多個地區出現淤塞情況。
在這樣的小城中生活,怎教人不憂慮!
以上令人憂慮的都只是屬於普遍組群,但原來在澳門小城中還有部分有隱性疾患或患有情緒病的人,他們表面上一般都沒有明顯病徵,就與正常人無誤,對於他們的工作能力更不會受到影響,而且他們往往都同樣受過高等教育,同大部分年青人一樣都是有學士或更高的學歷背景。但在澳門普遍各大小機構中,他們對於聘用這些患有隱疾的人都會存在偏見,他們普遍認為既然用同一價錢寧願聘請一個正常健康的人可以真正幫到公司,再不也可聘用外勞。因此對僱主對機構來說實在有太多的選擇,但是對於這些患有隱疾、有情緒病的人們,他們的選擇真的不多,就算他們努力完成一個又一個學位,也是難以給人接納;所以如果說正常人也是在憂慮中過活,那患有隱疾的人就比他們過得更憂慮。
澳門政府又為他們做過什麼?
上星期澳門政府又再宣佈來年的施政報告,每年當特首發佈施政報告後,在各酒樓食市茶餘飯後都不時會聽到有人們在討論來年又會派幾錢、又有多少醫療津貼、又有多少教育資助、公積金、老人金又有多少等。然而大部分市民他們最關注的都只是“錢”,那亦無可厚非的事,在澳門最令大部分人擔憂的都是生活質素逐漸下降,害怕晚境淒涼,變得沒有安全感,而能令市民得以安心的就是錢。但最諷刺的是愈關心政府會派多少錢的人,他們其實最不擔憂自己的生活,有的還可以說是富裕的;而真正憂慮生活的人他們反而顯得不緊張,只因他們覺得就算派幾多也不能令生活無憂、抵抗通脹。
但就是澳門每年的派錢行動,而間接使市民變得市儈,親戚朋友間平常聚在一起時的話題也離不開錢,我們這個社會的氛圍整天都在談錢,事無大小都涉及購買行為,親友之間有時也會用錢多錢少來評論他人,有時更會忽視了一些有著高學歷而薪酬不高的人,形成一種沒有錢便不值得被關懷與親近的錯覺。
澳門這個城市其實是相當落後,每年真的只懂派錢。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規專為有需要人士作心理輔導、情緒舒援的機構或部門,以致有需要人士只能到一些社區中心找社工幫忙,再不就直接上山頂精神科,就算你辛辛苦苦完成了心理學的專業學位,卻發現原來澳門教育與實際需求還未能接軌。其次就是澳門的交通問題,今年那條港珠澳大橋已經落成及通車,但是澳門那條輕軌到現在還沒有通車的跡象,在大量外來車輛擁入而得不到及時疏通,以導致北區及多個地區出現淤塞情況。
在這樣的小城中生活,怎教人不憂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