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人點解要返工 ?





究竟人點解要返工?
是為份糧、為生活、還是真係愛與責任!

如果只單純為應付簡單的生活,解決一日兩餐問題,在澳門生活一時三刻不返工也可維持一段時間,因為在澳門除了每年的現金分享外,還有各類型不同的資助。

但點解還有人每天準時返工呢!
哪怕是一班退休多時對社會已經脫節的中高年人士,卻憑著一點關係就算能力不及也要在別人的公司做「扮」工人士 。

我們可以嘗試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並分別提出激勵措施,其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人是一種有需求的動物(見右圖)。

1.生理上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也稱級別最低、最急迫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睡眠。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樣屬於較低層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威脅或疾病、身體健康以及自己的財產等與自身安全感有關的事情。
3.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屬於較高層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4.尊嚴需求esteem needs),屬於較高層的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尊嚴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自我實現需求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層的需求,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最高層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然而「返工」是社會化的過程,人由個體連接到群居生活,接觸更多事物,成為一個社會認可的正常人。而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時對返工都有不同的需求,如剛畢業初踏入社會工作,這時的需求都是以日常生活及家庭為主,亦是最低層次的需求,當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新人時,就自然會對自己的需求有所提升,會希望公司重視自己、尊重自己,同時亦會對公司產生歸屬感,與此同時更想為自己的愛情有需求及期盼,到了最後更可以完成真正自己想做的事:結婚生育、追尋夢想等。
這就是「人」需要返工的理由,但在爭取需求的過程中,可能未有如想像中那般順利,還不時受到阻撓。就如日前香港一所學校中的一位教師疑被所屬校長處處受壓、欺凌,以致作出自殺控訴事件。事件報導後有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在討論這教師何需要以自殺作控訴,大可以辭職再去別的地方繼續工作,但她選擇這方式顯然是她的需求層次已經不只是生理及安全那些基本層次,而可能是較高的尊嚴層次,就是她覺得她的尊嚴受損而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才選擇這方式解決。教師在現在的社會中也算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對上要面對校長等管理層的壓力,對下又要面對一班怪獸家長的指責及控訴,夾在中間有時真的不好受。

       在澳門這個小城生活,有工返確實是相當幸福的事。尤其是那些中年人士,能有份安穩且又適合自己的工作確實不容易。像筆者這種邁向中年的人突然失去了工作,在工作經驗不多的情況下,就算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學位,都難以再找上合適的工作。然而在沒有工作初期,可能會有種放大假的感覺,終於可以不用一早起身逼巴士趕返工。當日子一久,就算仍然可以解決一日兩餐的問題,但生活慢慢就會變得納悶,雖然偶爾也有見工面試的機會,但往往也換來失敗告終。在過著這種重複沒有變化的生活,再加上只有不斷的支出而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漸漸對未來感到焦急和不安。最後只能削減生活上一些無謂的開支,購買慾亦會因而降低,甚至朋友聚會也會減少出席。
「返工」除了可以滿足一般的日常開支,解決最低層的需求外,還可使得自己有存在價值;就正如有些人返工可能只是需要一份存在感,當他們在家中沒有工作百無聊賴時,他們會想透過工作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証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即使有那麼多人不願意返工,不願意被公司的規矩所限制,但他們仍然會每天準時到達公司。因為在澳門這個小城,有工返是相當幸福的事,所以就算有不少人會罵他的上司如何無能、公司如何無前途、甚至乎會覺得全公司只有他一人做事的,他依然只會邊罵邊繼續做。

這個小城的職場怪現象也實在太多:有人因裙帶關係而在公司做「御用閒人」;有人因害怕被責罵、被辭退而更無理的要求都會默不作聲;有人甚至對公司諸多不滿,卻為了生計、理想、家庭只能偷偷埋怨。 

「返工」有人的確是為份糧、為生活;但更多的也是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