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不願!還是不敢?



  根據 2017 年中情局的世界概況,澳門生育率的排名為 (223 / 224),鄰近的香港地區的生育率的排名則為(221 / 224),當中排名最低的國家是新加坡,最高則為非洲國家尼日利亞,而大家所熟悉的美國則排名(143 / 224)。生育率低是因為高學歷社會的趨勢,在香港、澳門地區,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人越來越多,高學歷夫婦崇尚優生優育,把資源集中培養一至兩個子女,部分人更因對港澳前景、教育政策欠缺信心,因而放棄生兒育女。』(國際自由時報。2017-12


       近來發覺現在許多年輕伴侶,他們一直嚮往自由,喜歡追逐夢想,而不願結婚;有的便受著社會及經濟的影響下,在沒有一定經濟能力時又怕難給予另一半幸福,最後便會推到三十多歲才考慮結婚這問題,因而出現晚婚現象。然而就算早結婚的,他們亦都未有計劃生育,但當他們有朝一日意識到生育問題時,卻又因為年紀問題而難成事;相反,有一些從來沒有計劃結婚的伴侶卻因為意外懷孕而被迫結婚。這便是澳門普遍出現的婚姻問題 ……

生兒育女需要經過周長的考慮,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單單是教育方面上的資金就已經嚇怕了不少年輕夫婦。然而除了資金等經濟問題外,對於澳門年輕夫婦而言他們不願生育普遍有幾種情況:1. 怕改變、2. 對現在澳門的教育沒信心、3. 不懂計劃。


 一. 怕改變 :
       許多年輕夫婦,他們就是害怕改變現狀,能夠結婚一起生活對時下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由情侶到夫婦雙方的習慣都需要從新適應,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結婚前也會先同居。但是生兒育女並沒有預演的,就只能互相適應學習,適應與嬰兒一起生活而帶來的轉變,以及學習如何與嬰兒相處、照顧嬰兒等。然而一些年輕夫婦就是怕生育改變他們既定的生活習慣、打亂了他們原有的生活模式、及打破了他們原定的工作規劃或追逐夢想的計劃。而對於一些習慣 “洗腳唔抹腳” 的年輕夫婦來說,他們便寧願計劃下次去哪旅行也不願計劃生育,所以現在年輕人他們縱使成了夫婦,但他們依然過著和拍拖時一樣的(同居)生活。


二. 對現在澳門的教育沒信心  : 
                                                                                                                                                                                      澳門在 2017 年立法通過免費教育津貼制度擴展至正規教育的十五個所有年級(包括幼稚園、小學、初中及高中),及在澳門就讀大專學校和研究課程時亦可享用澳門幣三千元的學習用品津貼。有著這麼優裕的教育津貼,難道澳門人對澳門教育還沒有信心嗎?單靠學費上的津貼當然不以滿足現在的澳門人,始終一個城市的教育體系是需要全面檢視的。簡單來說,澳門雖然實施了十五個年級的免費教育,但當中各大小的中、小學校之間的教學內容、教師質素、教學方法等,都不能做到劃一標準。縱使學費是免費的,但普遍還是會出現名牌效應,所以就算是同一年級但在不同的學校授教,學生的質素都會有很大差別。中、小學乃是整個學習階段的重要一環,基礎要是做得好,學生便能更易掌握自己的未來。在現今的年代裡,教學應與時並進,而現在很多地方也在推行多元智能、創意思維,而澳門還是停留在填鴨式教育年代。以致近年來多了年輕夫婦為自己子女選擇入讀國際學校,但是國際學校的學費畢竟比傳統學校貴,而且不在免費教育津貼之內,所以並不是人人也可負擔得起。


 三. 不懂計劃 :
        「生育」是需要認真且周詳的計劃,還需要與伴侶一同商量決定的事。我曾與人談論過生育計劃這問題,(以第一胎計算)女生最好就在廿五至廿七、八歲、男生就在三十五歲前,在這時期懷孕的母嬰是較為健康且顧慮亦會較少,然而在這個年紀生育除了是最佳的時機外,對陪伴子女的成長也是最適當的時候,無論對於新手父母也有足夠時間和精力陪伴子女一起成長,當供養到子女大學畢業時,自己也是剛到退休之年,那時便可以過著真正無憂的生活,完滿人生。然而現在普遍人亦會受著社會風氣影響,認為什麼天王天后也是四、五十歲才開始計劃生育也沒有問題,但我並不想到了七十多歲還要撐著拐杖出席子女的大學畢業典禮。可惜現今年輕人他們便是喜歡把次序打亂,普遍在沒有任何計劃下而意外懷孕,也會立即籌備婚禮,好讓嬰兒能在健康且快樂的環境下出生;而當中有的頗為離譜,便是就算意外懷孕也不會立即籌備婚禮,還需要驗明正身、檢查清楚,確保嬰兒百分百健康才會承認,這種做法我真的無法接受。 
 
           澳門社會貧富懸殊情況愈來愈嚴重,不少夫婦都是打份「牛工」,當然不希望子女步自己後塵,因此在不確定自己能夠給子女最好的條件時便會寧願選擇不生育。但是這樣做只會是 “斬腳趾避沙蟲” ,要生育首先要學黃子華話 :『諗過先做! - -
要諗清楚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先 ,同時又要考慮能為子女放棄什麼、改變什麼、付出什麼! 然而大部分年輕夫婦常以「不懂」為藉口,便寧願不生,或是將照顧嬰兒的責任推卸給他人,其實不懂便可以去學習,反正澳門又有持續進修資助,報讀一至兩個嬰兒及兒童成長相關的課程,「不懂」也會變得「懂」;其次便是要為子女捨棄一些不良的習慣,如在用錢方面便要學習應洗得洗,不可以再胡亂揮霍,還需要學習投資(現在的通脹速度急快,年輕夫婦每月單靠份「人工」,連日常生活開支也成問題又怎樣照顧小孩,所以夫婦二人怎樣也要為子女學做一點投資。)除此之外,作為新手父母還需要在子女出世前為他們拓展不同的人脈,在不同渠道下認識相同理念的人,一切要有著為子女的將來做好準備的決心。

 總括來說,生活成本問題以及提倡優生教學的年代,把子女養育成才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每一代人都會有其困難之處,家長和子女討論生育問題時應互相尊重包容,畢竟時代已經不同,傳宗接代之說已經漸漸淡化,結婚生育亦不是潮流,但是無論怎樣決定都需要有周詳的計劃。 


“「上一代人,他們努力,能看見成果,而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努力,但卻看不見。」
正正道出了部分年輕人的心態,自己都看不見希望,為何要帶自己的子女來世界上感受絕望。” (不願生小孩的年代 。2016-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