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回顧 2022 “

  

這些年間每到了年尾回顧時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太快;轉眼又到年底,眨一眼又過一年了!彷彿時間好像愈來愈短,但明明每一日仍然還是有24小時的,那到底真是時間過得太快,還是我們在浪費了時間卻不自知 ......

 有時候總覺得生活沒趣,可能是因為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一個像我這一種年紀學不懂怎快樂,就算簡簡單單幸福的角落也未曾試過的一個年紀,然而一切卻被時間所吞噬著,彷彿什麼也沒有做好、什麼也沒有做過,便已逝去般;在一個天天都逼你進步、天天都逼你上路的時代裡,你稍為放慢腳步,便會被一班後浪捲走,更會被時代淘汰。而當你在這個年紀站得太久而沒什麼改變時,又會被懷疑你到底有沒有努力過、爭取過?!

 有時真是覺得當一個小孩太幸福,無需理會太多,只需顧好學業成績按年升級,就已經完成責任;但當人長大了,一切就好像變得複雜了,有時無論你付出再多也未必可以換來相對的結果,就好像每日努力上班工作,卻依然無法改變現況,到了年尾看見糧單時只會有種黯然神傷的感覺,那麼我們為何還要辛辛苦苦工作?

 這幾年我們也被瘟疫所困,處處受到限制。經濟同時受挫,有很多公司 / 企業亦因而遭受牽連,再加上於2021年尾政府將中介人(貴賓廳)公司全面關閉,並將其重要人物緝拿歸案,以致本身經濟不景氣的小城更是雪上加霜,情況更延至到2022年,一班曾在那些賭場貴賓廳當中高層的員工,很多亦被波及致加入失業大軍;那些受慣高薪待遇的員工一時間亦要放下身段重新適應,但由於市場環境依然未能復甦,因而很多公司 / 企業根本就沒有招聘新人的準備,有些更只會削減員工,就如把當中原有中層職位削減,留下一些低職低薪的員工繼續工作,因而出現一人做多人的工作,有時就連一個碩士畢業生也要在公司前台接電話,然而出現這種的情況到底是現在的大環境所致,還是某些公司用人不當而出現這種情況?

瘟疫至今轉眼已經三年了(20202022),直到了2022年尾世界各地陸續對外宣佈新冠疫症為一般疫症後,便逐步放寬通關措施。而澳門亦最早在1218日對內地口岸實施放寬措施,遊人來澳無需隔離,只要出示有效核酸証明便可自由出入關口,不久更連核酸証明亦不用出示便可出入關口,因此澳門便在此時陸續有市民受到感染,就連政府亦都宣稱將會有7 ~ 8 成澳門人會受到感染,彷彿真的要與病毒共存,怕了三年、避了三年,如今終於都有個了結了!但這決定確實有點倉卒,令到全澳市民同時受感染,短短兩三個星期便已經有7成澳門人受到感染,而本人身邊的親朋好友亦相繼受到感染,本人亦於1228日亦不幸受感染。

病毒傳播力驚人,轉眼間澳門便已淪為死城般,身邊總有一人受到感染,因而大部分食肆 / 小店因為員工受感染無法上班而被迫關門,因此出現有些公司 / 機構(尤其是娛樂場)當員工身體雖然已出現感染病徵但做快測時依然一條線的,亦需要該員工負病上班,在公司立場亦只希望有人上班不使公司被癱瘓,但員工心態便覺得公司不近人情,導致全城怨聲載道。然而出現這情況說到尾都是政府的措施變得太快,措施變奏卻欠缺相應對策,以致苦了一班打工仔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這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     ︿︿︿     ︿︿︿

 
2022 轉眼便過去,回想過一去年大家雖然依然繼續受瘟疫影響,但可能大部分人都已經接種了2 劑或以上疫苗(政府最低要求),以致大家基本上都開始放下戒心,比瘟疫初期時明顯已經沒有那麼緊張與害怕,惟是出街還需戴上口罩,出入場所還更要出示場所碼 / 健康碼,但普遍人對這些措施已成習慣  ...... 

 
到了6 月時便再掀起風波,618日傍晚澳門社區核酸檢測站再有發現陽性個案,據悉這名感染者是位外地僱員。此次疫情導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619日凌晨1時起宣佈全澳進入「即時預防狀態」至82日中午12時止。期間啟動全民病毒核酸檢測計劃、快速抗原檢測、重點區域或人群核酸檢測計劃、「分級分區防控精準方案」、大規模疫情應急預案治療陽性患者。並對多名陽性患者居住或工作地方進行圍封行動。坊間稱為 6.18 大規模疫情
 
 618 那次確實是瘟疫以來最為嚴重與緊張的一次,可能是次的病毒株(是次疫情的病毒可以確定全部皆為Omicron BA.5較以往的強、傳播力快,再加上潛伏時間又耐,就算受到感染初期亦可能是無任何徵狀,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本澳自收到有陽性個案已立即進入「即時預防狀態」,但依然難以控制在短短數週內感染人數便由幾十迅速上升至幾百,更甚者最終感染人數累積至 1805宗 。期間更不繼有傳出長者因感染後不幸離世消息,再加上醫療系統曾一度傳出 爆煲,以致令到市民人心惶惶。街上行人欲斷魂,店鋪閉門休息,餐廳食肆更被要求禁止堂食;到了 7月政府更以防疫為由宣佈市民除了去做核酸檢測,購買日常用品外,一律嚴禁在街上逗留,而出外時必須戴上KN95 防禦力較強的口罩,否則便會觸犯法例相對靜止管理措施
期間市民每天在家亦要做快速抗原測試並上報系統,隔天便要到檢測站做全民核酸。每天便是如此過著,彷彿世界陷入惶恐之中,出外做檢測或購買日常用品時也會對身邊的人加緊提防,回到家中也必定先會把身上衣物脫掉並用消毒酒精噴灑全身,才可安心。
事件擾攘至7月尾8月頭,全城進入鞏固期和穩定期,期間只需要不同工作人群,按風險設定而作出不同頻次的核酸檢測,其後逐步進入常態化防疫階段,即是回復到618出現疫情前的狀態。

 
2022年雖然繼續受著疫情影響,到了年中618事件發生,便陸陸續續的又再出現停課停工安排,但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就算再需要停工,依然無礙工作的進度,只因今年終於也可以把工作安排在網上進行,這樣一來就不會耽誤正常的日程安排,始終現在也是網絡世界,不能再墨守成規。
2022 真的好像比往年過得快,是否真的是“快樂”不知時日過,這年確實比往年工作愉快多,可能往年令到在工作上心情不快的人終於在2022年初亦都相繼離開;在與新的同事新的組合合作上亦算愉快,雖然偶爾也會有磨擦,可能因為沒有了中層管理,所有事情都是由我們幾個去解決,出現爭拗亦在所難免,但主要都是工作方面,不像從前那種終日被針對,每日返工都好似有種小學生被欺凌的感覺,相當有壓力!
 
 
 
 澳門在2022 年也有件大事,那就是新十年賭牌揭盅,行政長官於2022 1126日公佈獲博彩經營批給臨時判給的公司名單。分數由高至低依次為: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新濠博亞(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換言之,現時六家博企皆大歡喜,無縫銜接賭業新時代。新競投的GMM股份有限公司名落孫山,無緣競得賭牌。(澳門日報 
新的博彩經營牌已經塵埃落定,真的希望可以在來年再次帶起龍頭產業,從而令到澳門經濟回復到瘟疫來之前,只要經濟回復過來,那麼就業市場便會逐步復甦,真的只希望人人有工做,有能力的人可以做回適合自己的工作,不用再屈身求存、放下身段
 
 
三年了!這場瘟疫眨下眼便已經擾攘了全球市民三年時間了,回想當初瘟疫來侵初期,全城都一度恐慌:封關、防控措施、入境隔離安排等;到了後期更要求市民接種疫苗(以懷柔手法要求市民接種2 劑或以上疫苗),巴士卡實名制以及掃瞄場所碼等,而且每當有感染個案發生,便會進行全民核酸,同時便會進行封控措施(把感染者的住所以及附近地區封控起來,然後更會被帶到隔離酒店做醫護觀察 ),亦會作出停工停課相應安排。
 三年來我們對病毒嚴防死守,很多人也以為疫情總會過去,再忍一忍就會看見曙光了。誰會想到,到了2022年尾時世界各地區為了使經濟盡快恢復過來,便決定全面解除所有防疫措施,全面通關,同時所有往返各地的交通工具亦逐步恢復。這樣一來,便有大量旅客來往澳門,而在沒有任何核酸檢測的情況下,根本就不知道這班入境旅客是否存有隱性病毒。結果小城便在聖誕節前後來個瘟疫大爆發,醫院急診室擠滿了病人,家家戶戶都有人確診,基本藥品都很難買到,每日都有染疫的長者死亡。市面上大量店鋪因員工染疫而無法營業,即使仍在營運的商戶也人手不足,叫苦連天,損失也是難以估計的。抗疫三年,最終變成這個樣子,一直高度配合防疫措施最終也要迎來一場瘟疫大爆發,大家除了默默吞忍、自求多福之外,還可以有什麼指望? 
而年尾時候感染人數陸續增加,身邊很多親戚朋友亦相繼感染,最後家人及本人亦都先後不幸受染,在聖誕節以及跨年這兩週裡,大家都因病需要卧床休息,因而這年的聖誕及跨年倒數都沒有什麼派對只能在家中休息 …… 
 
 

2022年終需過去了,時間最公平之處就可能在於無論你有沒有努力過、奮鬥過,還只是在浪費般過著,時間依然會過去的。疫情三年在澳門確實相當無聊,既沒有什麼娛樂,又沒有什麼活動,就連與朋友聚會亦都相繼減少。現在隨著疫情放寬,各口岸逐步開放,香港、澳門以及中國大陸的居民可以隨時往來,不用再到步後去隔離酒店做醫觀,更無需做核酸檢測,基本上恢復疫情來臨前,來往香港的船期與車次亦都逐步回復正常。這樣一來,因為疫情而沒法到香港睇醫生、覆診,以及需要過香港辦理正事的市民(如更換身份證),便可以重回香港正常辦理。現在街上遊人眾多,彷彿回復到疫情出現前的那種水洩不通,但明明一個月前還是有7成市民受染,街上店鋪關閉而顯得清靜,沒有人敢外出就連為聖誕節籌備的聖誕活動亦沒有市民到場;現在卻像完全沒事發生過般,這是在掩耳盜鈴嗎?

 
  
疫情期間工作尚算平穩,沒有太大的起伏,就連職位與薪酬都沒有改變,所以真的有望2023年經濟回復過來後,可以能夠找到一份高薪厚職又適合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真的希望來年開開心心,順順利利 ……

 

 

2022年裡我亦有創作出幾篇短篇故事: 【 守 】 、 【陰魂不散】《大叔》

以及一些散文 :營營疫疫靜 「冠」 其變風光難再

相關文章:再見 2021”  

 

 

希望 2023 年繼續創作出不同類型的短篇故事,以及工作順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