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生活總是如此艱難!

 

厭世代」泛指1990年前後出生的世代,這些年輕人畢業後無縫接軌成為「厭世代」成員,即便擁有比上一代更好的教育,卻過著進退不得、沒有盈餘的生活


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確比上一輩的人艱難、辛苦,辛苦在無論我們如何努力也難以達到目標。因此有很多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都在抱怨難置業,難上車。他們都覺得父母輩那一代的人辛苦好幾年一般都能夠置業,而置業安居一直都是我們傳統以來一直的觀念,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好像這些一直以來的事都變得遙不可及,難道是我們這代人不夠努力嗎?

有研究指出,我們這代人在經歷了幾次的經濟大衰退,像之前發生的金融海嘯,03年的「沙士」以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些都是令到全球經濟倒退的原因。在疫情衝擊下,世界經濟出現了深度下滑。據2021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0年世界經濟同比深度下滑3.1%。其中發達經濟體下滑4.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下滑2.1%新冠肺炎疫情給貧困弱勢人群造成了最大的傷害,並有可能使數百萬人陷入貧困。今年,在經過數十年穩步減少每天生活費低於1.90美元的貧困人口之後,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一代人抗擊極端貧困之戰首次出現倒退。(新華澳報 -- 2022

全球的經濟下滑,但通脹依然不斷持續,以致貧者愈貧的情況愈加嚴重,就算近來各國因應新冠疫情而有不同的應急措施,但這些措施卻只能救眼前所困,疫情至今已經 3 年時間了,情況依然未有緩和跡象,長遠下去只怕出現「長貧難顧」情況。其實現在很多地區已經陷入經濟危機,尤以旅遊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地方,疫情以來一直被封,就算實施動態清零政策,但仍然要求遊客安規定實行隔離措施,縱使像日本早前已對外宣佈入境規定目前除了免除落地篩檢、隔離,也不用PCR陰性證明;但當你旅遊後入境回家時,同樣又要被隔離數天才可以正常活動,試問一般「打工仔」那有多假期可以出外旅遊又隔離。
 
● 很多人都慨嘆一句為什麼我們這代人生活得如此艱難? 
早前在網上看到一段當年的一則售樓廣告1030呎2房2 廁都是售50萬左右(圖一),同一單位22年後已經升至830萬,22年的樓價竟然升了17倍;但我們的人工卻沒有跳得那麼厲害,有些更回復當年水平(圖二)。
 

圖一
圖二     
就以上圖可以看到上一代的人他們努力幾年、辛苦幾年,便有機會儲到首期置業;但到了我們這一代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儲得到首期,因此對很多人來說置業安居真的是遙不可及的事。還有就是現在疫情,很多公司都在削減人員,一個部門削減至2~3 人工作已是常態,正因為少了人工作導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爭執,人人都想方設法既要保住飯碗又不想多做工作,到最後辛苦的便只有我們這班「打工仔」,在這種的環境下工作又怎會開心!

再加上現在就連學歷都出現通脹,所謂的學歷通脹就是指社會對於正規學歷證書的需求逐漸增加,及此類學歷證明同時不斷貶值的相關過程。就如上一代社會能夠有機會入大學已經很了不起的事,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上亦相對有優勢;但相反到了現在莫說是大學畢業生就連碩士生都只能做一般的文職工作。這樣的情況下還怎樣鼓勵下一代讀大學?

因此現在的人他們只會視「大學畢業」為入場卷,有又不覺得「了不起」,但沒有則寸步難行,除非你取的是專業學位,如醫生、律師、工程師等較為專業的學科,否則只會被當是一般的大學生看待。因此現在的人不會再像上一代以單一的賺錢方法,意思是以一份工作一份收入去維持一切所需,現在的人多會在工餘時間以網絡為自己再賺取更多的收入,例如做網購、KOL 等.....  
 
在這新時代生活,我們要生存便要撇除舊有思想、觀念,在常規的學習階段外,還要培養自己不同的技能、興趣,如何利用網絡找出更多的可能性,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出更適合自己的路。
 
 
生活雖是艱苦,但方法總比困難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