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
疫情以來,不斷都聽見有人說澳門真好有個好特首幫助,在疫情期間幫助不少澳門市民解決燃眉之急,又派發消費卡振興澳門經濟,以及提前發放現金分享計劃,又在疫情高峰時及時封關,禁止內地及其他地方人士來澳,而在這期間回來的人必須在隔離中心隔離14天。因而獲得大部分市民的讚評。
但是這些問題本來就是一個特首應有的工作與責任,做得到是應該的,不應該與一些不合格的人相比較。然而大部分人都弄不清澳門的潛在問題是什麼?他們只會擔心每年的現金分享會派多少?社會保障基金有多少?
其實自封關以來,很多潛藏在澳門的核心問題,都逐漸浮現出來,但相信澳門人除了對「派錢」會較為關心外,其他事情都吸引不到他們的注意,尤其是涉及一些政治問題時,大家只會默不作聲,或視而不見 ……
然而澳門多年來一直都著重龍頭產業(博彩業),自賭權開放以來還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到處批地興建大型酒店,把原本寧靜的氹仔添加了份熱鬧,還被冠上“東方蒙地卡羅”的稱號,吸引不少鄰近地區來旅遊娛樂。但當只集中發展在一項產業上,而把其他行業都忽略時,便使得城市出現失衡情況,較明顯的就在教育界及醫療界上。
政府為了可以做到「還富於民」,這些年除了有現金分享計劃、醫療券等福利外,還與教育機構合作,推出「持續進修計劃」,原意是使得人人都可享有進修的權利,活到老學到老,從而提升澳門人的學習水平。但可惜政府多年來沒有做好監管的角色,以致很多機構出現「掛羊頭賣狗肉」,最初這情況只會出現在一些証書課程中,但後來發覺這情況不經意地已經入侵了各大高等院校及學院的學士課程中(當中還包括碩士及以上課程)。這些機構開辦的課程本質上與招生時提及的內容有明顯的差別,再說就是有些機構他們的目標根本不是本澳學生,所以入學標準以及教學內容都會有所降低。以致現在多了很多品質參差的大學畢業生。
所以近年明顯多了學生出國留學,而當這些畢業生回流澳門找工作時普遍成功率亦會比本澳畢業生高。而現在澳門大部分企業 / 機構的高層亦多是外勞(主要由外國總公司前來擔任)。所以當現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 / 機構的高層都因為返到國內外去而不能回澳,以致很多機構沒有管理層工作,而管理人員卻只能透過通訊軟件作有限度的聯繫。 那麼澳門這些年來究竟培訓了什麼專業人才出來?
除此之外澳門的醫療也是一直被忽視,澳門的醫療相信每個身為澳門人都清楚不過,所以很多人都寧願到隔離香港的醫院檢查及就醫都不願在澳門的醫院進行,因為澳門的醫院有事冇事都只會把病者或其家屬嚇餐飽。但因為現在疫情關係,很多病者都不能預期過去復診及檢查,甚至乎已食用完的藥物亦無法補充,使得病者十分徬徨。然而近年來澳門政府不斷增加醫療券等醫療福利,但始終沒有改善醫療設備或培訓優秀的專業團隊,無論在藥物及醫療器材方面亦不及於人,以致多年來令到澳門居民失望。但是就算想選擇更好的醫療都要有能力才可選擇的,沒有能力的就只能留在澳門就醫 ……
然而澳門政府一直集中資源在博彩娛樂業上,使得這些年間澳門在各方面都被人遜色,就算是經濟來源也只能依靠內地旅客。所以疫情初期當澳門政府封關禁止國內外的旅客到來,過了不久澳門的總收入明顯大跌,就連政府也支持不住時,唯有連忙開關逐步放寬自由行,只要內地旅客有做核酸測試就不需要再隔離便可以給他們來娛樂。當那些旅客可以大模斯樣地進來時,受害的又是我們基層市民,在放寬自由行的同時,各大博企便陸續要求自己員工務必去做核酸測試才可正常上班,需要與內地旅客正面接觸的員工更顯得人人自危,令到員工對公司對政府失去信心。
疫情至今各類問題亦都相繼浮現,澳門人在澳門政府的帶領下,有時都真的像極了愛情。當內地政府一句要攪大灣區,我們只能被動地配合,如把當年摒棄的葡語在大灣區的熱潮下又再被掀起。 其實我一直也想了解現在的年青人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究竟有什麼期望?當全世界也在說文創產業、環保事業時,澳門政府是否應該要為我們的“楝樑”作考慮,應為他們有更好的選擇而做準備,這樣比每年派再多的醫療券及現金分享更實際。
難道以為現在的年青人還會以加入龍頭產業為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