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填鴨式的教育下 ……


 
填鴨式教育 -- 就是說不管學生能不能吸收與理解反正就是把所有的東西灌輸給學生要學生死記硬背,不重視知識理解和推論的過程稱為填鴨式教育。 這種教育方式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但奈何在香港澳門多年來都是用這種方式去教育下一代…… 


 

教育向來都應該是由家長和學校雙方合力,共同把一張純白的畫紙,令它添上不同的色彩、令它豐富起來。三字經有謂:「 養不教  父之過  不嚴  師之惰 」,故此當出現了問題時不應歸咎於某一方面。早前在香港地區就發生了,近半年來有二十多名學生懷疑因學業壓力過大而相繼自殺的個案,年紀最輕的還只得十一 歲,事件發生後,大部分人也是矛頭直指教育局局長,也是說現在的教育局給予了學生過多壓力,應該出來承擔責任!



那現在的學生究竟有多大壓力呢 ?


學生在一般情況下,其實不應該背負過多的壓力;但近年來見到一些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除了要應付日常沈重的功課、測驗及考試外,還有就要應付那些各式各樣的公開試、評核試(TSADSE、會考……等)。 在這填鴨式的教育下人人也只會關心其結果,他們就只會懂得用分數論成敗,從來也沒有關心過學生本身能吸收了多少、消化了多少,只知成績就是一切。就是因為 這緣故,身為學生的他們就只好不斷地催谷自己,逼迫到自己在懸崖邊緣往上爬。但奈何一些怪獸家長卻對分數存在著一份執著,要求自己子女的測驗考試成績達到 滿分才滿意;有次在街上路過某學校,見到一位媽媽不停地責備著在旁的女兒:「為何那麼不小心,差三分就能夠滿分了,下次要小心!」差三分就已經滿分,但為何還未滿足呢!可憐在她身旁的小女孩被責罵得頭也不敢抬起半分,一個看似只得八、九歲左右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只是差一點點才能得到滿分嗎,為人父母這樣做真的十分打擊小朋友自信。

人是有求生本能的,如果不是到了絕望邊緣,相信也不會有產生輕生諗頭。那現在學生的壓力真的很大嗎? 我想這可能與渴望子女成龍的家長有關,每個家長也有著望子成龍的心態,但卻又有幾個能真正了解自己子女內心在想什麼呢 ?根據統計大部分的家長與他們的子女也是欠缺溝通的,他們很少時間能坐下來傾訴心事,而子女最常聽見家長的問候,就是說「 你的測驗劵/考試劵派了沒,多少分?」、「快點溫,夜啦!」、「你仲未上床睡覺,明天不用返學嗎?」、 「 做晒功課未呀!」……  等, 你會發現原來大部分家長與子女的對話全部都是圍繞著學業成績,至於子女的心理情緒、感情問題、嗜好興趣、甚至乎對將來有何看法等,他們一概也不知道。到了 子女真的感到身心受到壓力,想找個可信的人傾訴時,卻發現就算面對著自己的至親也是有口難言。當壓力達到不能承受的時候,就好容易愈想愈死胡同,此時如果得不到合適的舒援和幫助時,就好容易做出傻事了。



與這種填鴨式教育相對的就是活動式教學,因此近年來亦有不少家長為子女報讀一些國際學校(價錢方面當然比傳統學校昂貴些), 而國際學校就是主張活動教學,讓學童從遊戲中學習,自小開始訓練他們的腦部發展、圖像記憶等。令他們在開心互動的學習環境中成長,而在小學階段還不主張學 生回家做功課,好讓他們不會害怕上學。最重要的就是他們還注重親子活動,他們希望每個家長能陪伴子女一起學習成長,建立一個互信的關係。 

本月月初(44日)是兒童節,有人曾做出調查,訪問現在小朋友的快樂指數,但意外地發現大部分小朋友他們也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愉快,快樂指數還比去年下降,理由就是太多功課測驗、沒有時間玩耍、興趣班太多等。原來可以去公園玩耍對現在小朋友竟然也是不可多得的願望。我們做家長的,應該要懂得珍惜小孩在發育時期的開心時光,不要強迫子女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不要給子女安排過量的興趣班。放假就應該帶他們到外面呼吸清新空氣,讓小朋友好好過一個輕鬆的童年,將來的事就讓將來的他們來解決吧!



  
                                                                                                           最後奉上相關影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