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現代文化人


早前看到一輯電視節目(星期日檔案),內容是探討現代的文化人,談及一些新晉作家的辛酸。節目中訪問了來自不同年代的作家,一個有多年寫作經驗,在文化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他能一語道出從前與現代人閱讀習慣與風氣的改變;而另一個則是生不逢時新晉作家,夢想是能夠靠寫作為生,可惜事與願違,為了維生只能每天還要努力上班,待放工回家後才能繼續他的書寫夢。

現代人的的閱讀風氣真的改變了。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一些新晉作家往往會在網絡的交友平台上小試牛刀,把自己的作品先放上網,看看反應,當儲到足夠的粉絲人數後,再計劃出書也未為晚也。如果反應好的話,一但被投資者選中作投資電影,那就能夠一炮而紅,就好像早前的《一路向西 -- 向西村上春樹(胡耀輝)》、《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Mr.Pizza(陳果) 》、《男人不可以窮 -- 薛可正(鍾澍佳)》等 。他們也是近年香港的網絡作家,當電影上的同時,也造就了他們的作品大賣,而這些能被拍成電影的作品,多是一些諷刺政治、社會、經濟等現況的,當隱喻性愈深,愈看得耐人尋味,就愈有追看性,就愈能吸引讀者與投資者的垂青 。

其實身處於鄰近澳門的我,一直也很嚮往文人的書寫生活,一直也很羨慕一些人能靠一支筆就能安穩過日。但可惜身在澳門地區,要當上一個全職作家比在香港區還要困難,在澳門當作家,一般都是透過一些不同機構舉辦的文學比賽,脫穎而出後,才會有機會透過舉辦的機構輯錄成書;又或者就是在澳門各報章上(如澳門日報)投稿,當一但被選中這也可以一嘗作家的滋味。而本人我近年來雖然亦都參加過不少的文學比賽,以及亦有嘗試投稿於澳門日報,但可能澳門實在也有太多的隱世高手,因此往往也未及選中。最後便只能當上一個無名的網絡作家,在自己的網誌以及交友平台上發表自己的作品,讓自己能滿足一下自己做作家的夢想,所以就算我的作品只得一人欣賞,甚至乎連一人也沒有時,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寫作夢,因為只有透過寫作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真正讓我走進另一個空間。站在現實太久,有時也分不清誰是誰非,又或者你會成為另一人為你編寫的故事,到時結局怎樣你就沒有得選擇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