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間總在不經意地流走、在毫無預警下飛逝 ” |
轉眼又一年,以前會很在意自己在過去的一年到底做過些什麼?經歷過什麼?但到了現在反而覺得可以順利捱完一年都已經算是另一種成功,現在這種環境可以順利捱過還可以保住個飯碗的確不容易。世界不斷在變化,這幾年卻明顯走得特別快,由當初的大數據到了現在的AI技術,真的是腳步走慢一點都會被拖垮,這年頭真的有不少人因為步伐追不上而被淘汰,所以有時都不一定要做些什麼大事、或有什麼大改變才算成功。
以前年輕時偶爾都會聽到有些名人在專訪中談及他們一生中如何努力,說出他們的成功故事來勉勵青年。然而我身邊亦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我認識一位朋友,他於十多歲年青時,突然患上怪病,其後他便陸續出現各種的病徵。一個十多歲的年青人本來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可以與一班朋友一起成長,但就是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怪病,令其身體逐漸變差,就連行路、說話都有困難,更莫說是要上學讀書,以致最後都要被迫停學休養。在停學的那段時期,他遍尋良醫亦苦無原因,因而未能對症下藥。然而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來說有著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真的是很難接受,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每天練習寫字、閱讀報刊,由當初執筆都有困難的到了現在可以連續書寫幾小時也不成問題、由當初說話也是含糊不清的到了現在也可以與人談言說論、現在他進食時都不一定要用湯匙亦可以用筷子,他不斷努力不斷嘗試做回一個普通人,他只想做回當初的自己,但可惜發生了的事是難以扭轉的。轉眼經已是二十多年了,目前雖然他已擁有學士以上學歷,但就身體狀況而言他工作上難以有任何機會。』難道是他還未夠努力嗎?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 莊子 --《人間世》”
在過去一年,世界大致回復當初的景象,每逢週末假期街道上便會逼個水洩不通,現在已經再沒有人提起疫情,就連街上大部人都已經沒有戴口罩,只有少數人在人多地方或上公共交通時仍然戴上口罩。可是到了2025年初時,又有流感病毒在擴散,不少人都不幸被感染,公司同事都有很多帶病工作。現在的天氣乍暖還寒,室內環境空氣又欠缺流通,導致容易交叉感染。說到底,當年的那場疫症還沒有徹底消滅,還有很多隱藏於城市中,到了適當時機又再出來肆虐市民,所以為己為人在人多熱鬧的地方都應戴上口罩。
2024年是澳門回歸廿五周年,因此到了年尾回歸時有很多慶祝活動,就連國家領導人也親臨澳門為新任特首就職致詞。去年澳門各項措施都急速發展,先有輕軌在媽閣站落成,帶動了媽閣及周邊的人流,從而增加了該區的經濟;然而到了2024年12月澳門輕軌還延伸至橫琴口岸,這是一條跨界線路,直接帶動了橫琴與澳門兩地的人流,因而吸引了不少旅客來澳消費。澳門近年的電子支付亦都相當普及,澳門市民只要手機裝有 Mpay 電子消費平台便可以同在香港、內地消費,到了去年澳門更推出“澳門通--全國通版”,澳門市民只要持有此卡便可以在澳門及內地乘搭交通工具,真的是方便市民及旅客。去年年尾時,中國的入境管理局在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施赴香港、澳門旅遊“一簽多行”“一周一行”的政策。措施落實後不但吸引了內地市民來澳消費,還吸引不少內地人來澳經商及升學等意欲,因此街上都多了一些並非由本地市民經營的商鋪食市。有時都覺得奇怪,連澳門市民也難以在自己的地方經營店鋪卻吸引一班內地人來營商,有時見到街上一些來自內地其他地方的食肆,心裡都會想:這裡還是澳門嗎?
當年,澳門的龍頭行業因政府的改革措施被迫做出了重大變革,特別是禁止非賭牌承批公司開辦貴賓廳。這一變動不僅對龍頭行業本身產生了巨大衝擊,還波及到了整個生態系統內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無論是提供配套服務的還是依附於龍頭行業的,在這浪潮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許多更是不堪重負,紛紛倒閉。據傳言,澳門中區的某條街道更是成了「重災區」,整條街的店鋪都相繼結業關閉。要達到改革前的繁榮景象,恐怕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與耐心,共同創造積極的市場環境,才能逐漸恢復當初的熱鬧氣氛。
“ 人生就好像坐列車一樣,縱使擁有相同的目的地,但每個車站上上下下的乘客都不一樣。人來人往,最終陪你走到終點的人可能少之又少。與其擔憂身邊的變化,不如放下心情,享受沿途的美麗風景。 ”
2024年裡創作的短篇故事及文章:舊時・過節 、 原生家庭的影響 、 受騙時代 、 《 我,突然離開了! 》
相關文章: 我的 2023 ”
![]() |
事事順利、開開心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