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除了是中國四大名著外,還是一部家傳戶曉的小說,而且每隔幾年就會有相關的電影作品推出,彷彿又再加深大家對西遊記的印象。
在任何團體或在社會工作時,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覺身邊的同事或伙伴們,有時也真像西遊記中那些角色的。有些人總會像豬八戒那樣好食貪玩、不事生產,但他們就只靠一口油腔滑調氹得老闆或周邊人歡心,且最懂得見風使舵,所以就算這些人如何犯錯也不會被淘汰;又有一些人會像沙悟淨那樣愚忠、愚笨,他既沒有悟空那樣實力高強,又沒有八戒那樣懂得擦老闆鞋、懂得氹人歡喜,所以他就只是單靠一份努力與堅持,盡量去維繫團隊間的關係,卻就是資質平庸,所以終日也會被八戒玩弄、欺負,被他騙去做東做西等;而團隊當中總會有些人的能力特別顯著,像悟空那樣有獨特處理事情的能力,能為公司或團隊解決問題,但有時就可能與團隊其他成員的實力有別,導致出現豬八戒的妒忌、沙悟淨的不信任等,以致就算強如悟空也難以在團隊中立足,這可能就是身為悟空才懂的悲哀。
當站在人生某個位置、某個角度時,總想去完成某些目標。如在工作中,往往也想履行初衷,能為公司、為自己達成某些目標、做出成績來,以望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對自己所做的負責任。 但有時當你愈想努力做出成績時,就愈是受到阻撓。尤其是當你遇上一班欠缺專業能力的上司層時,他們往往坐得高高,卻不知低層疾苦,而他們就只懂狐假虎威。就像西遊記中老是常出現的「假如來」,他們會幻化一個大眾深信的形象出來導人迷信,令大家不其然就被他所迷惑、信以為真。就算你有強如悟空的實力,有著金眼火眼,可以目空一切,看破他的假面具,但由於你有著豬一般的隊友,所以他們寧願相信眼前的幻象,也不相信你的說話,最後就算是悟空也難逃被孤立的命運。
還記得西遊記中一幕《三打白骨精》,悟空用上金睛火眼看破白骨精的幻象,還三次出手打擊她時,卻被同伴誤會他是野性難純,就連當時的唐三奘也選擇不相信他,最後他便被迫離開團隊。被捨棄後的悟空一個人回到花果山上,他盡是受了委屈,但今次他卻沒有遷怒別人,並沒有四處發脾氣,是怕了頭上那金剛箍,還是學懂控制情緒、控制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同樣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金剛箍,哪怕是道德、是法律,卻是因為有了那個無形的「箍」把我們緊緊地箍住,規模著我們的行為,至使我們在忿怒時,也可得以控制;倘若如果沒有了那個「箍」,沒有了道德與法律的約束,相信到時也會像悟空那樣大鬧天宮……
在世處事,我們除了要記得有個「金剛箍」外,還要善用我們的「金睛火眼」,有時人在不同的立場時就會戴上不同的面具,幻化出不同的形態。是「神」是「妖」也該要好好看清 !
![]() | ||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